為方便大家了解母乳餵哺及解決問題,我們整合了多方面的正確資訊,以下答案已經由國際母乳顧問曾慧敏醫生、馮慧嫺醫生、黃雅慧女士審閱。
如有其他餵哺疑問,歡迎聯絡我們或尋求醫護人員協助。
懷孕期
初生期
當然可以。將母乳塗在傷口上及保持乾爽,傷口應很快會痊癒。
乳頭損通常與寶寶含吮咀型不正確或泵奶器的喇叭大小不適合所引致。
如果在餵哺上有困難,應盡早找合適的專業人士(例如健康院或醫院的母乳姑娘)協助。
更多資料:
- 如何選擇泵奶器?(衞生署)
嬰兒出生時胃部只有如波子般大小(約5至7毫升容量) ,正好配合初乳的分量,並不需要太多奶。
媽媽不要等到「上奶」才餵哺,盡早餵哺母乳可以令身體盡快「上奶」。如果寶寶的大、小便已經足夠便不需要補奶粉了。
了解更多︰
每個媽媽及寶寶都是獨特的,寶寶除了肚餓,亦會因為口渴、想親近媽媽、想睡等原因而「要求」親餵。因此,餵哺時間及次數都可能不一樣,觀察寶寶的狀況去決定何時開始餵哺及停止,不需要「限時」。
了解更多︰
- 親餵如何知道嬰兒是否食得足夠?
- 嬰兒肚餓的信號(衞生署)
正確含乳,是寶寶含着整個乳頭和大部分乳暈,而你會見到他:
- 張大嘴巴,咀角位置沒有重疊
- 下唇向外翻
- 下巴緊貼乳房
- 外露的乳暈上部分比下部分多
- 吸吮時面頰會圓圓的鼓起來
- 有節奏地吸吮,中間有時會停頓
- 吃飽後寶寶會自行張嘴,放開乳房,並表現滿足
- 餵哺後,你會感到乳房比餵哺前鬆軟
吸吮後的乳頭:
- 含乳正確:乳頭會保持原狀,或呈圓柱狀
- 含乳不理想:乳頭被壓扁,應尋求專業指導
觀看影片︰
- Breastfeeding Attachment(Global Health Media)
持續餵哺、生病
一般傷風感冒、腸胃等疾病並不會透過母乳傳染,而且媽媽生病時母乳中的抗體能讓寶寶增强抗病能力,媽媽可以持續餵哺。媽媽注意衞生,有需要帶上口罩及徹底清潔雙手後才抱寶寶有效預防傳染。
媽媽亦不需擔心藥物會影響母乳質量,應盡快求診。
了解更多︰
當乳房的部份乳汁未能有效地排出,以致一條或多條輸乳管被乳汁塞着時,便會發生「乳管阻塞」。媽媽或會感覺到乳房有粒狀物甚至硬塊,但不一定會感到痛楚。
乳管阻塞若能盡早處理,可避免發展至乳腺炎。如乳管阻塞的情況在二十四小時後仍未改善,或症狀愈趨嚴重,有類似感冒病徵如發燒、感到疲倦、硬塊非常疼痛、紅腫等,可能已是乳腺炎了。應盡快向醫護人員或母嬰健康院徵詢意見。其間,應繼續餵哺母乳,保持乳汁分泌和流通,避免塞奶情況惡化。
了解更多︰
如乳管阻塞的情況未有改善或症狀愈趨嚴重,有類似感冒病徵如發燒、感到疲倦、硬塊非常疼痛、紅腫等,可能已是乳腺炎了。應盡快向醫護人員或母嬰健康院徵詢意見。
乳腺炎其間媽媽可以持續餵哺,告知醫生你是母乳媽媽,很多藥物都可以安全餵哺。但令乳房內的奶排出才時令塞奶/乳腺炎情況改善的最佳方法。以下方法能幫助乳汁流通,避免/改善阻塞情況:
餵哺或泵奶前,用以下的方法來刺激噴奶反射,幫助乳汁流出:
- 肌膚接觸︰把寶寶伏在媽媽胸前,中間沒有衣物阻隔
- 輕柔按摩乳房,不要太大力避免增加腫脹
- 暖敷乳房(少於三分鐘);太久和太熱會增加腫脹
- 避免穿上太緊或有鐵線的胸圍,因會阻礙乳汁流出
紓緩媽媽脹奶引起的疼痛:
- 餵哺後如果仍然脹痛,可以冷敷乳房來幫助消腫。
- 亦可以將椰菜 (高麗菜)雪凍,把椰菜壓裂,敷在乳房上至葉子不再凍便棄掉。乳汁分泌過多的媽媽也可紓緩乳房脹痛的問題。
上班、儲奶、擠奶
市面上有不同設計、操作模式的泵奶器,媽媽可以從以下各方面考慮︰
操作特性
- 經常及頻密使用︰可選擇濕電操作的奶泵
- 泵奶時間較短︰可選擇雙喇叭的奶泵
- 泵奶地方沒有電源或沒有固定泵奶地方︰可選擇電池操作的奶泵
尺碼適中的喇叭
- 喇叭會緊貼乳房
- 乳頭被吸進喇叭管道時,不會產生磨擦
- 沒有或只有很少部分的乳暈被拉進喇叭的管道
- 不會感到疼痛
- 乳房漸漸變得鬆軟
更多參考資料︰
- 全方位認識「泵奶器」(衞生署)
解凍冰奶
於飲用前一晚,把冰奶從冰格移到冷藏格(普通格)慢慢溶解。如想加快解凍時間,可以將凍冰奶放在裝了水的器皿中,再放在冷藏格解凍;或者用水沖冰奶瓶。
加暖母乳
冷藏格(普通格)的冷凍奶可以直接飲用。如有需要,可把冷凍奶放進低於55℃溫水加暖。
了解更多︰
小貼士
- 冰奶離開冰格後,應於24小時內食用
- 已溶解的冰奶,不可再次放回冰格
- 已溶解及加暖的母乳,應於1小時內食用
- 切勿用微波爐加暖母乳,用微波爐加熱更有機會因熱力不均勻而灼傷寶寶
- 過份加熱母乳會破壞營養
冷凍後的母乳或會有分層現象,最上層是脂肪並呈淡黃色,這是正常的。餵哺前,把奶搖勻便可。
媽媽亦不需要理會脂肪層的多少,母乳成份會因應寶寶成長需要、天氣、環境等因素自行調節最合適的成份。
了解更多︰